分析基础:
膜类别/热饱和/压缩机类别
汽车贴膜能否降低耗油量基于上述三点,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不能否认贴膜对少数车辆,在部分阶段内会有些节油效果,但实际作用怕也是微乎其微,首先从车膜的类别作为切入点分析吧。
隔热&反射
汽车太阳膜绝大多数为普通“隔热膜”(也称吸热膜),其降温的原理是吸收热量并降低红外线的穿透能力以达到降温目的,此类车膜的效果是非常一般的。高端一些的太阳膜是所谓的“金属膜”(也称反射膜),这种车膜的功能包括吸收、反射、降低投射量,通过贵金属或高分子材料以喷镀的方式覆盖在膜体上,这种车膜的隔热能力会相对强一些。
知识点:汽车太阳膜是黏贴在车窗内侧,吸收的热能自然也是在车辆内部,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在大自然中任何物体高于决定零度时,物体自身因分子原子运动会产生热能,这里的热能会辐射出电磁波释放出红外线;也就是说汽车膜在吸收热量后成为了“红外线发射膜”,而红外线本就是产生温度的基础,阳光中的紫外线穿透能力很差,原车车窗即可100%过滤。那么将车膜作为阳光中红外线的“载体”或“折射体”,其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热饱和
隔热与反射两类车膜的功能实际都很有限,比如隔热膜在强烈的红外线作用下会快速加热到热饱和状态。所谓热饱和可理解为某一物体吸收热能的极限数值,就像是人能吃得下多少东西那就一定是多少,再多就会撑破胃袋或者“呕吐”排异了。夏季高温中的红外线是那么强,隔热膜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热饱和状态,或者说在阳光暴晒下的汽车启动瞬间已经是饱和状态,隔热膜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饱和后似乎只是作为介质持续释放红外线。
反射膜同样会达到热饱和状态,再此之后只能通过膜体反射极低比例的红外线,大部分红外线还是投射到车内了。这种价格高昂的车膜实际效果只有2℃左右,相比短时间内可以实现十几二十度温差的汽车空调系统而言有什么意义?至于车膜隔离红外线防止晒伤的说法似乎也不攻自破了,因为在热饱和后膜体本就会辐射红外线,即使是放射膜可以少量滤除但实际意义也不大;因为红外线中4~14μm的短波不仅不伤害人体,而且还是被定义为【生育光线】的有益光线,是能够触及新陈代谢的。
压缩机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原理很简单,是通过压缩机驱动四氟乙烷(俗称雪种)在管路内运转,以气态变液态再变成气体的过程,通过液态蒸发吸热的原理降低蒸发器的温度,通过鼓风机把热风吹过低温蒸发器降温后送入车内。制冷系统的基础是压缩机,因为制冷剂本身不会运转;而压缩机又分为定排量与可变排量两种类型,有什么区别呢?
定排量压缩机只要通电就是“恒功率”运转状态,通俗的解释:假设压缩机为5PS(马力),打开后车内温度为50℃时压缩机以5PS运行,温度为20℃是压缩机仍旧以5PS运行,汽车太阳膜降低的温度貌似一点也不会影响压缩机。汽车手动空调系统100%是定排量压缩机,少部分自动空调也还是这种机器;尝试怠速打开空调系统进行降温,如果怠速转速恒定不变则为定排压缩机,如怠速转速能缓慢下降则为可变排量。
可变排量压缩机会适当节油一些:假设压缩机同样为5PS,在50℃是打开空调是以5PS运行,AUTO模式设定为假设为20℃,一旦达到这一标准压缩机可自动调整功率降低2/3PS。可变排量压缩机对启动前的温度敏感一些,比如从50到20℃的降温,与从40到20℃的降温肯定会有时间差;不过从“50/20”与“48/20”的差距会有多大呢?要知道空调制冷系统的冷风是有冗余的,车膜带来两度左右的差异实际也可以忽略不计。
总结:汽车贴膜的实际意义微乎其微,贴膜只是一种商家炒作到“约定俗成”的新车装饰习惯而已。原车车窗是钢化或双层钢化夹层玻璃,防破裂是无需考虑的问题;有些淡淡色彩的玻璃本就有过滤紫外线和少量红外线的能力,所以没有必要贴膜。而且车膜存在的HCHO&TVOC物质超标的问题是普遍现象,如果对车内空气质量感兴趣的话,尝试测试一下贴膜后的新车——基本超标20~40倍。
责任编辑:庞小涵
原标题:科普篇汽车贴隔热膜真的能降低油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