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车威网资讯正文

三缸机白皮书发布:小排量的大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9-03 20:45:16  阅读:5983+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当下中国的三缸机市场两级分化严重,一个极端是主机厂不顾一切地向市场上输送三缸机产品,另一个极端是消费者闻“三缸机”色变。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主机厂要迎合环保趋势降排量,而消费者依旧沉浸在三缸机“抖无止境”的固有印象中。

历史的铁律告诉我们,环保趋势不可逆转,当年的V6发动机大规模切换四缸机也正是出于环保的考量。

如今,全球各国的环保趋势更加严明。在中国,2019年政府提前施行的国六减排标准,以及2020年进一步推动的第五阶段燃油限值标准,都对燃油车的排放造成极大挑战。

因此,对发动机的减排量、减缸等举措成为必然要求,三缸机替换四缸机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但消费者对三缸机仍存在认知局限甚至偏见。虽然市场及实际用户对通用、宝马、本田、吉利等各系车企给出一致的好评,但市场舆论与部分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车型的认识仍停留在十年乃至二十年前,又或是人云亦云。这既是源于市场上缺少对新一代三缸机的客观介绍,另外一方面需要面对新事物的解读所需的跨领域系统视角。

基于此,车云研究院联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结合对于汽车科技的长期跟踪以及对汽车消费者的长期观察,汇集海内外专家、用户观点,正式推出《2019 年小排量 发动机市场趋势与使用满意度白皮书》。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行业提供较完整的三缸机市场发展和实际用户反馈信息,供消费者了解与参考。

主机厂热推三缸机的背后

纵观当下车市,搭载三缸发动机的汽车产品越来越多,据车云研究院统计,截止2019年3月底,国内搭载三缸机的乘用车数量达到42款,且遍布美系、日系、德系、法系、自主品牌中的主力车型中。

尤其是 2017 年以来,通用、宝马、本田、PSA、吉利、沃尔沃等 车企在中国市场开始大规模推广三缸小排量发动机。

这一趋势在今年开始提速。

2019 年 中国新三缸机市场体现为“北美芯”、“中国芯”、 “欧洲芯”、“日本芯”同台共舞的局面, 包括上汽通用的 SGM Ecotec 系列、福特 EcoBoost 系列、宝马三缸机技术、PSA 三缸机技 术、本田三缸机技术与吉利三缸机技术。 其中,中国市场三缸机车型销量排行前列的品牌有别克英朗、本田凌派、宝马 X1、别克GL6,以及吉利缤越等不同品牌车型。

车云初步统计,上汽通用在售的搭载三缸发动机的车型数量居所有品牌的首位,数量高达11款。吉利汽车紧随其后,其数量为9款。长安福特、华晨宝马、东风标致雪铁龙、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也开始向三缸机的深水区进发。

而且,全系标配三缸机的趋势也逐渐开始显现出来。比如,别克英朗、本田凌派、本田享域、吉利缤越。它们不仅全系标配三缸机,而且还取得了不俗的市场销量,都是其细分领域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IHS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虽然2012年到2017年行业的平均占比仅为 2%,但从长期而言,中国市场三缸机汽车销量将稳步增长,预计到2024年搭载三缸机的乘用车占年总销量的比例将超过32%,三缸机销量将超过800万辆。

主机厂加码三缸机的背后是排放法规的进一步趋严。

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指出,到2020年,所有企业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必须降至5L/100公里。到2025年,进一步降低至4L/100公里。

然而,装备工业司发布的《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显示:112家中国境内的乘用车企中,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企业数达47家,不达标率为42%。

此外,提前施行的国六排放法规,也是主机厂大力推广三缸机的重要因素。国六排放法规要求多种污染物的显著降低、并增加监控类别,要求车企采用多种控制排放的手段推动汽车发动机的进一步升级。

相比国五,国六标准路况测试条件从原来NEDC调整为更为严格的WLTC,同等情况下油耗、排放将大幅度增加;国六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值更加严苛;此外,国六还增加了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监控。

这些严苛的条件将使得厂家不得不尽快降低其发动机的排放量。

因此,快速解决主机厂如今的窘迫仍是不断降低发动机的排量,而三缸机依靠小排量、高热效率、更环保的优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由此看来,更环保、更少排放、更具备燃油经济性的三缸机车型将成为中国市场主流选择。

但是,厂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消费者对三缸机的认知误区。

消费者为何频频误解

如今三缸机技术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可观的市场表现,以上汽通用为例,自2017年10月以来到今年7月,三缸机车型累计销量高达64万辆, 位居所有主机厂前列。

其中,英朗是轿车第一梯队车型中唯一的全系三缸机车型,月销量已维持在2万辆左右,是中国三缸机市场单车型月销量第一、累计销量第一的三缸机品牌车型。

三缸机保车型保有量的持续提升,也伴随着用户对三缸机的认知不断进步。车云研究院在对真实车主的实际调查中,发现这一趋势的明显改进。

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真实性,车云车云研究院专门针对真实车主开展了一系列的线上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覆盖中国市场在售的英朗、凌派、宝马 X1等三款主流三缸机车型的车主,各车型调研人数不少于200人,共计660人。在抽样城市选择上,车主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大一线城市;非车主城市选择北上广深、川渝、江浙、山东等地方。此外,调查结果还包括专家访谈、深度测评报告,以及专业网站评论。

调查结果显示,别克英朗用户的总体满意度比例占95.4%,未收到不满意评价,其中41.3%的车主对该款三缸机车型非常满意。尤其是用户对该款发动机的长距离稳定性满意,对厂商提供的8年16万公里动力总成超长质保表示赞许。

本田凌派用户的总体满意度比例占95%,用户关注的动力性能、发动机质量、稳定性、使用成本均有较高的用户满意度;宝马X1用户的总体满意度比例更是高达98%。

从总的调查结果来看,三缸机车主对动力性能整体满意度达97.3%,平顺、拥堵、 起步、高速等各工况满意度良好。在长距离行驶的稳定性上,有98.5%的用户给出了满意的评价,未收到不满意评价。其中,宝马和英朗获得超过整体平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

那么,行业中为何还充斥着对三缸机的排斥情绪。车云研究院经调查发现,对三缸机抱有怀疑态度的基本是非三缸机车型用户,也就是说,未真实体验过三缸机车型的用户对三缸机仍存有较大质疑。

车云研究院调查发现,潜在用户中有超过56%的人群认为三缸机比四缸机的动力小,仅28%的人群认为难以基于缸数判断动力性能大小;潜在用户中,有超1/3用户对三缸机振动的印象基于2000年前后的老三缸机,近1/3的人对于车辆抖动情况缺乏现实中的实际比较与准确衡量能力。

因此,目前市场上多数消费者对三缸机的性能认知偏差基本是基于猜想, 动力性能不佳、NVH表现不佳、三缸机价格低廉是他们对新一代三缸机误解的深水区。

殊不知,当三缸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其技术水平与老三缸机相比,已取得了质的提升。

比如迈锐宝XL 535T车型,相比老款,其不仅做到了排量降低,符合最严格的国六b标准。还将油耗降低了0.5L/100km,百公里加速时间也提升了0.13秒,动力表现甚至更为优秀。

NVH表现不佳问题也已经得到的大幅度改善,如今的三缸机产品在NVH表现方面与四缸机产品已处于同一水平。得益于12+8静音技术应用与提升(8项静音技术提升、12项静音技术应用),以及整机优化,上汽通用第八代Ecotec系列发动机的实现噪音表现与市场主流四缸机持平,甚至部分指标较四缸机更加出众。

同时,三缸机产品也不再等同于低廉标签。如今大多数三缸机产品的售价集中在10万元以上,且产品定位已开始向中级车、MPV等更高级别的市场渗透,雪佛兰迈锐宝XL、吉利博瑞GE等中级车,以及别克GL6、吉利嘉际等MPV都推出了三缸机产品。甚至,售价近200万元的宝马i8跑车全系标配三缸机。

此外,海外三缸机市场成熟度也将带动国内消费者提升对三缸机的认知水平。

在欧洲市场,三缸发动机已成为主流选择,具有应用覆盖车型广、市场渗透率高等特点,三缸机的市占率已提升至15%。大众汽车以1.0T三缸机替代1.6L自然吸气发动机,1.6L发动机逐渐淘汰。

车云预计,欧洲的三缸机主流趋势将向中国传递,中国三缸机市场渗透率也将快速提升。解决了消费者的认知误区,三缸机的市场终将变成一片红海。

大势所趋

根据罗兰贝格预测,小排量内燃机仍将是中国市场的主流选择,而三缸机无疑将成为汽车发动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市场也正在朝着这一趋势前进。

搭载三缸机的车型正在大举进攻燃油车市场,有的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化优势。举个例子,别克英朗自2017年全系换装三缸机以来,市场走势经历了下滑、稳定、回升的态势,截止今年7月份,别克英朗已重新回到前十榜单,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9.4%。

从整体走势来看,截止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中内燃机车型占比仍高达80%,仍将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国六标准的实施开启了发动机向节能环保小排量时代的浪潮,节能环保的动力系统将是大势所趋。新一代三缸机由于其轻量化、燃油经济性、单缸最优化、适合与混动结合等综合优势,正在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动力选择。根据IHS预测,到2024年中国市场三缸机年销量将超过800万台,在乘用车总销量的渗透率将从2017年的2%提升到32%,将实现远超汽车行业平均水平的跨越式增长。

《2019年小排量发动机市场趋势与使用满意度白皮书》将重点围绕“中国及全球三缸机用户满意度情况?”、“为什么三缸机是内燃机的必然趋势?”、“新一代三缸机技术与老一代有什么差别?”、“中国主流三缸机玩家与技术特点?”、“中国三缸机的未来将如何?”等消费者及业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展开。

敬请期待。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